面对情绪易失控的孩子,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4日 发布: 学校发展部 胡沛康
  来源:上海学校心理

常有家长反应孩子脾气大、情绪易失控,从家庭环境的角度看,亲子互动模式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情绪的不接纳等可能会激发孩子更大的情绪风暴。要想降低风暴等级,家长需要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
1.耐心倾听
耐心,意味着家长先要听孩子把话说完,不打断,不评价或者讲道理倾听,需要感受孩子的情绪状态。比如孩子回来告诉你:“我不想学数学了,怎么学都学不好,这次考试又考得不好!” 如果家长只是听到“不想学数学”这个信息,立刻就着急:“数学这么重要怎么能放弃呢?”,最后讲一通大道理。这样只会让孩子情绪更激动。其实,孩子知道数学是必须要学的,他不是真的不要学,只是一次次受挫后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所以家长要去体会当下他的情绪,比如沮丧、难过、害怕等。
2.积极回应
体会到孩子的情绪后,家长可以说出回应孩子的话:“努力了却没有达到预期,是不是很沮丧,很难过?听起来你好像还有一些害怕,是这样的吗?可以多说说吗?”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回应孩子,他们的情绪一般都能慢慢恢复平静。
3.及时澄清
感受对方的情绪,这不是一下就能做到位的。而且情绪的复杂性,也让人很难每次都能准确理解。所以,家长可以带着一种愿意去了解的态度,用询问的方式慢慢澄清孩子的情绪。比如“我感觉到你有些委屈,是这样的吗?”不仅仅是情绪方面,父母对于孩子的想法和要求,也需要去澄清、核对,不要妄加判断。
4.满足期待
如果把情绪看作是邮差,那么它是来传递信息的,这个信息里面往往包含着未被满足的期待。家长要先学会识别孩子表层情绪背后的深层情绪,即指在沟通中展现出来的表面感受,比如在亲子冲突中孩子呈现出愤怒的情绪和激列的行为——大喊大叫,摔东西、用手锤墙壁等,其愤怒背后的真实感受可能有悲伤、难过和委屈等“深层情绪”。
这些深层情绪源自于孩子内在没有得到满足的期待。大多身处矛盾和冲突中的孩子,他们都渴望得到父母稳定的、持续的爱和支持,期待父母的尊重、理解、看见、信任、保护……。当这些被理解、被信任、被支持的期待得到满足时,孩子会更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更有勇气去面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