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中学环境保护优秀学生案例
——教室粉尘的研究与防护
方案意义:
近期有关于空气质量的新闻层出不穷。有人抱怨为什么天气质量预报是良好却还是感到空气不好,这是因为中国的空气质量检测标准是按照PM10来衡量的,而不是国际上的PM2.5.然而,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华北地区,PM2.5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这样的比重对人体呼吸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于此,我们联想到了教室粉尘和其他微小颗粒物无时无刻不在被同学们吸进呼出:教室打扫卫生时所扬起的粉尘颗粒、每天擦黑板时飘扬的粉笔灰以及同学们在教室里行动时带动的灰尘。
教室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1. 对于呼吸道的危害。
师生们在教室中上课,每天吸入大量的粉尘,这会对肺部产生危害,严重者还会患上肺部疾病。
2. 对于眼睛的危害。
师生们的近视率,相较于其他职业是非常高的。这是由于粉尘会对视力产生影响,诱发近视。
由此可见,教室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那么怎样才能减少教室的粉尘数量?怎样才能使教室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正是我们研究的方案和目标。
方案介绍:
1.测量教室内的粉尘分布
将班级内部划分成面积平均的六块区域,每一块区域内放置一块大小为1dm2的玻璃片。从一天放学开始算起,到第二天放学结束,观察粉尘的变化和集中区域。如此实验重复3天并计算平均每天每个区域内的粉尘分布和数量情况。
2.检测教室内粉尘最多区域的1小时内的变化
在此区域内的玻璃片旁放置一个摄像机,开启录制功能,并连续拍摄一小时。通过拍好后的视频快放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粉尘的变化。同时,利用计算公式我们也可以计算出粉尘的增加速度。
3.各区域粉尘颗粒的大小
通过收集六个区域的粉尘可以发现,每个区域内的粉尘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其对人体的危害也各不相同,越小的颗粒对人呼吸影响越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区域应该重点防护,加强净化,作出详细的防护方法。
防护措施:
1. 使用抹布或电动吸尘黑板擦。
前者的实施方法是把抹布用水弄湿,再挤到适当湿度。优点是不用花费资金,但较麻烦,每下课就要冲洗抹布,且每当擦好黑板要等上近半分钟才能用黑板写字。后者克服了目前黑板擦效率低、粉尘飞扬等弊端,但必须使用资金。各团体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这种方法极大地改变了教师内外的清洁卫生,有益于师生的身体健康,给他们创造了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
2. 在教室内放置一些植物,例如:菊花、吊兰、秋海棠、仙人掌等。
植物的作用各有不同,用于教室的植物主要作用是吸收粉尘、净化空气、杀灭细菌,有些植物非但不能起到以上作用,反而会产生危害,选用植物时需谨慎。植物放置的位置,由粉尘分布的重点区域决定。(另外竹炭和植物具有相同的作用,价格也相对实惠,用了几月后晒一晒又能再次使用,可以和植物一起使用)
3. 班级门口放置地毯。
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教室内外由于走动带起的粉尘。
4. 加装纱窗。
这样可以阻碍较大灰尘的进入,同时在蚊虫出现频繁时起到防蚊效果。使用时要注意定期清洗或跟换纱窗。
对政府的建议:
引导生产企业或专业人员研究、发展无尘教学用具,这能从根本上改善教室空气质量。
预期效果:
班级的空气质量将发生极大的改善,能有效地阻止粉尘的飘扬、细菌的传播。这样有益于师生的健康,美化、改善了教室的环境,能使学生上课时精神更加集中,提高上课效率。
引申思考:
有时我们会发现,即使打开窗,空气的净化效果也不明显。由此,我们想到了是外界的空气并不那么纯净,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为了使教室乃至整个社会都能拥有洁净的空气,在此,我们向社会提出倡议:
控制空气污染因素,例如:
1. 禁止小贩在街边贩卖烧烤
2. 控制餐饮企业的燃烧煤的量
3. 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碳的排放
4. 控制吸烟的人群及范围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