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教学科研 正文
4-12-33-8 单元教学 落实核心素养(3)
   来源:宜川中学

辩论赛-高中政治单元活动课的有效路径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版)》指出:思想政治课程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与以往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相比,本轮思想政治课改革中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在继承中发展和发展中继承。它既有传统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等主要特点,又有与学科课程相整合、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相结合、处于思想政治必修范围等时代特征;既主张学科内容通过活动形式呈现,又强调活动形式要为学科内容服务,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也不是单纯的活动课程,它是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课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单元活动课,通过学生的活动体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案例描述】

高一政治第六单元“主题辩论”活动设计

一、辩题:  当今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高效率更重要/当今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进公平更重要?

二、活动目标

通过经济常识第六课的学习,在全面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成就的基础上,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高效率更重要还是促进公平更重要”为论点开展辩论赛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全面深入了解经济发展规律与发展现状,理解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重要性,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精神。

三、课前准备

(一)相关人员角色分配完成,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二)辩手需选好自己支持的观点,大量搜集辩论佐证资料,熟悉辩赛的要求和环节

(三)亲友团可准备小型手幅或者加油口号为自己支持的辩手加油

(四)评委需要明确评分细则

(五)后勤组需要做好背景PPT和倒计时工具

 

四、辩论过程

    (一)辩论赛程序(由主席执行)(23分钟)

1、开场白(全面介绍辩赛)

2、队员介绍,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介绍参赛队员,介绍评委及其点评嘉宾。

正方队员:XXXX

反方队员:XXXX

3、比赛开始

(二)辩论程序

1、陈词阶段

正方一辩发言(3分钟)

反方一辨发言(3分钟)

2、立论阶段

正方二辩发言(2分钟)

反方二辩发言(2分钟)

正方三辩发言(2分钟)

反方三辩发言(2分钟)

3、盘问阶段(约5分钟)

1)反方三辩提问

2)正方一辩回答、提问

3)反方一辩回答、提问

4)正方二辩回答、提问

5)反方二辩回答、提问

6)正方三辩回答、提问

7)反方四辩回答、提问

8)正方四的回答、提问

9)反方三辩回答

4、盘问总结

正方四辨(2分钟)

反方四辨(2分钟)

5、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依次轮流发言。(各4分钟)

6、总结阶段

反方五辩总结陈词(4分钟)

正方五辩总结陈词(4分钟)

五、活动评价

1、评委打分,公布获胜方。

2、教师对本次辩论活动进行总体点评,总结经验。

【案例反思】

(一)辩论活动课的基本规范

辩论活动课是一种以教材中的观点和生活中的热点为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准备论点和论据陈述观点、质疑辩论的双向式、多项式的学习方法。辩论双方的观点都要以确凿的事实、材料为依据,方能站稳脚跟,因此这一模式可以促使学生们在课外阅读大量的读物,并从中提取信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

辩论活动课的一般步骤如下图所示:

 

 

 

 

 

 

 


1、拟定辩题

辩题是辩论的前提,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准确地拟定辩题。辩题应符合以下一些要求:首先,选择的辩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辩题要避免过深,应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再次,要有针对性,要从教材出发,紧扣课本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2、学生分组

一般来说,能引起辩论的问题都是学生中有分歧意见的。因此,辩论前教师要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将学生分成正反方两组,各组选派四名辩手。

3搜集材料

将学生分成正反方两组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甚至可收集网上资源,全班同学共同收集材料,并要求辩手拟好发言提纲。

4、陈述辩论

专题辩论主要在四名辩手之间进行,先让一辩阐述基本观点,二辩和三辩交叉提问,然后进行自由辩论,最后由各方的四辩总结各自观点。

5、学生总结

让学生提出自己对辩题和辩论的组织、辩手表现的看法,总结收获,提出意见。另外,其他学生也可以根据现场的聆听做出相应的判断,支持哪一方,然后对双方的论点作出中肯的点评,在讨论反思中共同进步。

6、教师评价

表扬参与辩论的积极分子,也可适当评奖,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重点要着眼于学生清楚地表达观点的能力,学生从他人的视角看同一个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了。

辩论互动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完成学习任务,拥有敏锐的思辨力和卓越的表达力,实现智慧的多元发展。

(二)设计和组织辩论活动课的一般原则

1主体性原则。辩论活动课要突出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性,讲究教师要服从学生,教案要服从课堂,进度要服从效果。

2、过程性原则。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能达到的,在辩论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概念、公理、法则),解题思路(方法、规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3、交流性原则。模式中创设学生探索交流提问这一环节,是提供学生小范围内交流互动,摆脱教师的说教和书本权威的束缚,给学生自由发表自己言论的广阔空间。在陈述辩论、体验归纳这些环节中,先是各自尝试,再是教师点拨,在师生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和归纳思维。

4、创造性原则。辩论活动课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教学设计要有创新意识、要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索、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反馈性原则。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情况,做到及反馈、及时纠正,使辩论活动更具针对性。

(三)设计和组织辩论活动课应注意的问题

1、辩题的设计与选取要科学合理

教师要提前确定好辩论的题目,辩题的设计与选取是模拟辩论活动课学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表现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的。

首先,辩题体现对立统一。辩论必须针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即存在着同一论题。如果各方谈论的论题不同,就不能实现有意义的辩论。从哲学观点看,辩论的诸方观点应该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次,辩题应是中性的,具有可辩性。要尽可能选择没有定向性的辩题,不能让学生看出哪个观点是好辩的,哪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这也就是辩题的公平公正性问题,只有辩题公平才有可辨性。

再次,辩题应贴近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辩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最后,辩题的选择应围绕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辩论不是为了单纯满足活动形式的需要,而是为了更好的为教学内容服务。所以,辩题的选择应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否则就有可能喧宾夺主,达不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2.要设计好参与人数和辩论时间

首先、参与人数少,有部分学生的互动性会被忽视。辩论赛选手只有八名,加上提问、点评的学生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人,这对于一个一百人左右的大课堂来讲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对于没有参与辩论的学生,如何使他们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在辩论中有所收获,这是我们应考虑的重要问题。我的应对措施是不控制辩论的人数,全班学生都是辩手,每组可有4-8 人作为主辩手,其他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都可以参与辩论。

其次、辩论时间短,不能对辩题做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诠释。辩论赛中,每组的发言时间一般控制在15 分钟左右,再加上比赛中一些技巧的运用,往往避实就虚,对知识点的分析不透彻,达不到预设目的。我的应对措施是不严格控制时间,适当延长时间,而且在辩论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直到把问题辩论透彻为止,这样一场辩论赛可能需要一至两节课就可最终完成。

3.辩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管理

在课堂上运用辩论赛这种形式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分出高低胜负,而是通过辩论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并在一言一行中培养品质、锻炼能力,所以老师必须在学生的辩论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指导。

辩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辩论跑题或偏题;辩论中出现不良的行为甚至是人身攻击;不参与辩论的学生无所事事等。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和管理,如提示学生注意辩题,引导学生尊重辩手等。至于不参与辩论的学生这就更需要老师的进行必要的管理,比如可以设计提问环节,让不参与辩论的学生向选手提问;或让不参与辩论的学生充当评委、进行点评等等,使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兼顾,让知识传给全体同学,充分实现生生互动。

4.辩论中教师恰当地点评和总结。老师在辩论结束后的点评和总结在课堂辩论赛中起着导向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分析赛情、点评赛况,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辩论做出小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辩题的两个方面。

辩论活动课就是学生自学、质疑、辨析,教师指导、点拨、释疑,引导学生步入辨析式的学习过程,通过辩论,引导学生理性面对不同的价值观点,给学生充分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提高学生辩证思维和和质疑性反思等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