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教学科研 正文
4-12-33-8 单元教学 落实核心素养(2)
   来源:宜川中学

英语单元活动设计案例

单元学习活动是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所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完成听说读写看等任务,在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培养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落实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单元教学目标。单元学习活动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可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拓宽其文化视野,真正体现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在设计单元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着手,根据其主体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确立活动的目标。 然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和年龄等特点来确定学习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在设计具体活动任务时,应明确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设计沉浸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任务,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并运用英语技能。、

为了确保单元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避免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合理性活动与单元教学目标相一致,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能力水平。

2)关联性将英语课程六要素有机得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语境,根据不同类型的语篇,运用语言技能来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3)情境化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情境,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联。

4)可操作性活动难度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能让不同学习风格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活动。

 

 案例(一)高一活动课

S1B Module 1 Extraordinary tales

Unit1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主题单元活动设计 何应珠

 

主题单元规划指导思想

浅层

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主题等基础语言知识;形成听,说,读,看,写等基本语言技能。

中层

逐步形成英语思维意识,思维习惯;学习并运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以及情感策略。

深层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融入英语学用环境,形成语言自觉;热爱本土文化,尊重文化差异,乐于文化交往,形成文化意识,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单元基本情况

单元情况

单元信息

英语学科  牛津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单元

单元名称  Extraordinary tales

各课时名称

课时1   理解文本主题

课时2   学习核心词汇

课时3   掌握语法现象

课时4   融通听力口语

课时5   拓展主题阅读

课时6   语言学习活动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

 

语篇类型:记叙文

 

语言知识:抓住文中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能对课文故事的顺序有个清晰的概念,并能用文本中的英语表达来描述个人的体验,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想象。

 

文化知识: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言技能:利用“略读”和“扫读”的阅读技巧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语篇要义;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断词语的意义;能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

 

文本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大故事背景: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讲述的是一个毁容的音乐天才,歌剧院幽灵the phantom在巴黎歌院的地下墓

          穴里神出鬼没,还经常出来鬼。当他上了可的年女演Christine

           之后,生的种种故事……本文是一个减版本。

          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文中有大量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动词短语的运用。

          从文本的内容来看,文章以巴黎歌剧院引出主题,简单介绍了the phantom的可悲经历,同时引发悬念。在第二部分介绍the phantom神秘地与女主人公Christine接触,并由爱生狂将她绑架,并囚禁了跟来想要营救Christine的爱慕者Raoul。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高潮:女主人公摘下来魅影的面具,看到了他的真实面目之后,出于同情吻了他。接着,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尾,魅影释放了女主人公,可自己却消失不见了,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从文本的结构来看,采用了时间叙事法,清晰有条理。

 

学情分析:高一的同学们学习热情普遍较高,思维活跃,大多数同学学习态度认真,也愿意表达。尤其是他们从小受到的语言熏陶和教育较于前几届已经有长足的进步,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强,对英语课本剧的设计与表演并不陌生。所以,他们完全能胜任这项课本剧创作和表演任务。

 

具体单元活动设计:

1. 活动名称: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剧院魅影)课本剧创作与表演

2. 活动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课文重点词汇和句型等表达方式遣词造句;

        2)了解记叙文写作特点,能把文本改写成情节连贯且结构完整的课本剧,并体会记叙文与课本剧不同的文体结构和语言表达特征;

         3)在单元学习活动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3. 具体方案:

语言支撑

下列为课文重点单词,词组,句型,请根据话题,语境,场合,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词语用于课本剧创作

单词:ugly, wander, beautiful, kidnap, secret,

      rescue, capture, horrible, release

词组:beneath the building, at birth, force…to do…, a wonderful voice, fall in love with, be afraid of, put …in a prison, pull off, feel sorry about, gently kiss, cry with joy, take… to safety, burst in

句型:Only one man was brave enough to follow.

语法:非谓语作伴随状语

活动要求

自由组队,挑选本组喜欢的情节,创作课本剧并分角色表演(每组3--5分钟,可酌情增减)

1)        the phantom天生丑陋,被母亲嫌弃,童年都被迫带上面具(四--六人)

2)        the phantom一直潜藏在巴黎歌剧院,他酷爱唱歌,歌声动听(四-六人)

3)        the phantom爱上了巴黎歌剧院中表演的女歌手Christine,总是偷偷躲起来教她唱歌(四--六人)

4)        the phantom想将Christine占为己有,因此绑架了她,Christine的爱慕者Raoul前来营救,却被the phantom关入地牢(两人)

5)        Christine扯下the phantom的面具,看到他的真实面目,心生怜悯,吻了他(两人)

6)        the phantom大受感动,释放了被他囚禁的两人,自己却消失了(四---六人)

7)        the phantom消失后,故事又将如何发展……(学生自创情节)(人数自定)

时间节点

筹备时间:一周

课堂表演时间:一节课40分钟

时间节点:

D1--D3  完成剧本初稿。准时上交,并听取教师修改意见。

D4--D5  初稿修改并排练,预演并听取老师意见。

D6--D7  进一步修改,排练,制作PPT辅助演示,准备道具以及确定着装要求。

D8     课本剧班级汇演。

 

案例(二)高二活动课

主题单元英语辩论赛设计

单元主题:人与自我——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单元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熟悉课文重点词汇和句型等表达方式;

2.  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并礼貌地反驳他人的观点;

3.  理解什么是美,思考是否值得为美忍受种种痛苦

 

活动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在真实语境下熟练运用课文重点词汇和句型等表达方式,并根据话题、语境、场合、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词语进行流利的交流与表达;

2.  了解辩论赛流程和规则,能用清晰明了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运用数据、事实等支持自己的观点并有力地反驳对方的观点,语言得体,给对方应有的尊重与礼貌;

3.  在完成听、说、读、看、写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对整容手术的思考;

4.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活动名称: Suffering to be beautiful英语辩论赛

 

二.活动方案

辩题:整容手术应该被禁止

1. 活动内容与要求——小组活动,挑选喜欢的角色并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

1)观点陈述(2人)

l  历史上人们对“美”的各种理解 (2人)

l  整容手术的定义和背景(2人)

l  整容手术的意义与好处 (1人)

l  整容手术的弊端与风险 (1人)

2)辩手(正反方各4人,需两组正反方共16人)

3)主持人(2人,男女各1人)

4)评委(10人)(8位评委负责评分并且每位负责点评每场比赛中的一位辩手,赛后整理写出点评内容;2位评委统计并宣布获胜每场比赛的获胜方和最佳辩手,对整个辩论赛进行评价,赛后每人写一篇辩论赛观后感)

5)记者(5人)

l  摄影摄像(1人)

l  新闻稿 (2人)

l  多媒体剪辑与制作 (PPT+影像)(1人)

l  新闻播报 (1人)

 

2.语言内容与要求

下列为课文重点单词、词组、句型,请根据话题、语境、角色、场合等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词语用于文本创作。

单词

compliment, obsession, perspective, horrendous, stretch, ridiculous, endure, considerable, quaint, alter, issue

词组

cosmetic surgery, go to great lengths to do sth, regardless of , put emphasis on, be free to do sth, set out

句型

There is no point in doing sth.

 

3.活动时间:

1)时间跨度:2

2)课堂活动时间:34日大长课,37日第6节课

3)时间节点与任务描述

时间节点

任务描述

呈现形式

2.20-2.21

观点陈述者查找资料后撰写文稿;准时上交初稿,并听取教师修改意见

上交初稿(观点陈述)

2.22

修改初稿并准备制作PPT

上交修改稿(观点陈述)

2.23-2.24

观点陈述者完善文稿并完成PPT并与正反方辩手对辩题进行讨论,正反方选手和主持人准备文稿

准备课堂展示(观点陈述)

2.25

观点陈述者在英语课上进行3-5分中的观点陈述;

正反方辩手和主持人上交初稿

观点陈述(每人3-5分钟);

上交初稿(辩论稿和主持稿)

2.26-2.27  

正反方选手和主持人听取教师修改意见并完善辩论稿和主持稿

准备修改稿(辩论稿和主持稿)

2.28

正反方选手和主持人上交修改稿,并听取教师修改意见,完善修改稿

上交修改稿(辩论稿和主持稿)

3.1

正反方选手和主持人进行辩论赛演练,并听取教师修改意见

演练(辩论/主持)

3.2-3.3

正反方选手和主持人进行最后的演练准备

演练(辩论/主持)

3.4

英语课上进行辩论赛,评委在辩论赛期间认真记录所负责选手的表现并点评;

评委撰写点评和观后感,记者撰写新闻稿并从录影资料中剪辑辩论赛中令人难忘的瞬间,制作影像和演示文稿

辩论赛(40分钟辩论+10分钟点评)

3.5

评委、记者上交初稿并听取教师修改意见

上交初稿(点评/观后感/新闻稿/多媒体制作)

3.6

记者上交修改稿并进行新闻播报演练

上交初稿(新闻稿/多媒体制作);新闻播报演练

3.7

在英语课上进行辩论赛新闻播报,教师展示以主题演示的形式将学生在辩论赛准备阶段的优秀文稿与排练瞬间的精彩照片呈现出来

辩论赛报道与回顾(5分钟报道+5分钟教师点评)

 

 

案例(三)--高三专题活动课

选句填空(六选四)语篇教学设计

语篇一:How can We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人际交往

语篇类型:说明文

语篇二:Teaching Is “One of the Least Popular Jobs in the UK”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行业危机

语篇类型:议论文

语篇三:Space Exploration

主题语境:人与自然——太空探索

语篇类型:说明文

授课时长:一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本专题的主题是基于语篇分析的选句填空答题策略,涉及三个语篇。从语篇模式来看,语篇一属于提问回答模式(Question-Answer pattern),语篇二属于概括具体模式(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语篇三属于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三个语篇属于不同的语篇模式,特定的语篇模式有其独特的语篇结构,因此三个语篇的结构各有特点。从内容及语言来看,语篇一介绍了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策略,题材贴近学生生活,语篇篇幅适中,长难句较少,学生较容易理解;语篇二提出了在英国,教师是最不受欢迎的行业之一的观点,并从收入较低以及青少年行为表现差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部分内容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语篇篇幅适中,有一定数量的长难句,语言能力较低的学生会有一定阅读障碍;语篇三介绍了人类探索太空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人类的应对方法,语篇篇幅较长,题材对大部分同学较为陌生,长难句较多,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三(8)班学生35人。从整体英语语言能力来看,该班大部分学生英语程度较好,思维活跃,能跟随教师的引导认真思考,积极回应,但是仍有个别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差,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关注。从专题的角度看,学生整体对于选句填空这一题型的解题策略较为陌生,对题型的理解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做题思考时往往跟着感觉走,缺乏体系化的解题策略。

【教学目标】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Ss are expected to:

1.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s and each part by analyzing the discourse pattern.

2. predict the functions of the missing sentences by analyzing the location of them in each paragraph.

3. select the missing sentences by referring to some signal words.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互动时间&模式

Step 1

Lead in

T shows pictures of the three discourse patterns and asks Ss to match them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iscourse patterns.

通过图片配对,激活学生关于语篇模式的背景知识。

3’

IW

Step 2

Activity 1

Match the passages with the discourse pattern

T asks Ss to skim the three passages and match them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iscourse patterns.

通过略读策略帮助学生确定三个语篇的语篇模式。

5’

IW

Step 3

Activity 2

Select the missing sentences by analyzing the discourse pattern

1. T asks Ss to read the Passage I paragraph by paragraph and match the missing sentences with the specific parts in the discourse pattern.

2. T asks Ss to select the missing sentenc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art in the discourse pattern.

3. T checks the answers through questions and answers.

引导学生基于语篇模式发现信息断点,并依照语篇模式中的特定部分完成续点。

6’

IW

Step 4

Activity 3

Select the missing sentences by analyzing the discourse pattern and the sentence location in the paragraph

1. T asks Ss to read the Passage II paragraph by paragraph and match the missing sentences with the specific parts in the discourse pattern.

2. T asks Ss to select the missing sentenc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art in the discourse pattern and by analyzing the functions of sentence location in the paragraph.

3. T checks the answers through questions and answers.

在学生基于语篇模式发现信息断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段落中断点位置所起到的作用来辅助完成续点。

8’

IW

Step 5

Activity 4

Select the missing sentences by analyzing the discourse pattern and the sentence location in the paragraph with referring to some signal words.

1. T asks Ss to finish the exercise in Passage III on their own.

2. T asks Ss to have a group discussion about the reason why they have made such a choice from the angle of discourse pattern and the functions of sentence location.

3. T invites Ss to explain the answers on their own.

4. T guides S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ignal words that can help to select the missing sentences.

 

在学生基于语篇模式以及断点位置功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特定的信号词来辅助完成续点。

15’

IW

GW

Step 6

Summary & Homework

1. T invites the clas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t.

2. Finish one exercise of “sentence choice” in the discourse pattern of “Claim-Response Pattern”.

巩固上课所学内容,拓展语篇模式。

3’

IW

备注:

Ss: Students   T: Teacher   IW: Individual work   GW: Group work

 

【题型概述】

选句填空,一般称为六选四,是新高考改革后新增的一类题型。题目的设置一般是在一篇长度约在400-450词左右的语篇中略去四个句子,形成四个信息断点,同时给予学生六个选项,其中两个为干扰项,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篇,从六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四个选项,完成信息的续点。要完成信息的续点,对语篇的理解应当是一个从篇到段、到句、再到词的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由宏观到微观的一个过程。

【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主题是基于语篇分析的选句填空答题策略,涉及三个语篇。从语篇模式来看,语篇一属于提问回答模式(Question-Answer pattern),语篇二属于概括具体模式(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语篇三属于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三个语篇属于不同的语篇模式,特定的语篇模式有其独特的语篇结构,因此三个语篇的结构各有特点。从内容及语言来看,语篇一介绍了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策略,题材贴近学生生活,语篇篇幅适中,长难句较少,学生较容易理解;语篇二提出了在英国,教师是最不受欢迎的行业之一的观点,并从收入较低以及青少年行为表现差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部分内容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语篇篇幅适中,有一定数量的长难句,语言能力较低的学生会有一定阅读障碍;语篇三介绍了人类探索太空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人类的应对方法,语篇篇幅较长,题材对大部分同学较为陌生,长难句较多,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三(8)班学生33人。从整体英语语言能力来看,该班大部分学生英语程度较好,思维活跃,能跟随教师的引导认真思考,积极回应,但是仍有个别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差,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关注。从专题的角度看,学生在完成练习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往往只关注到词、句的对应,而没有段落的概念,更不用说语篇的概念了。而语篇概念的缺失所导致的问题往往是看似两句话之间有联系,而实际上这一句和这一段甚至这个语篇说的都不是同一件事。因此,要帮助学生做好选句填空,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语篇的概念,通过语篇模式分析给予学生一个抓手,让学生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工具可以借助来帮助他们从整体、从宏观上理解语篇,再进一步深入到细节。

【教学设计】

本课时的教学总共有三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这节课后能够,1.通过分析语篇模式确定语篇的整体结构和主旨大意以及每一段的段落大意;2. 通过分析断点在每一段中的位置预测断点信息的功能;3. 通过参考一些信号词选择断点信息。

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主要利用三个语篇的不同特点,层层递进。第一个语篇我只要求学生利用语篇模式分析就就进行断点信息的选择,在较难的第二个语篇中,我要求学生在分析语篇模式的基础上预测不同位置断点信息的不同功能,将两者结合进行断点信息的选择。在最难的第三个语篇中,我在基于语篇模式分析和断点信息功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到一些信号词的对应、指代等关系,从而辅助断点信息的选择。完成三个语篇的过程就是从篇理解到段、从段到句、再从句到词的过程,这可以引导学生先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在理解整个语篇的基础上一步步地深入到细节。这也在篇、段、句、词各个层面上给了学生可以使用的抓手,让学生在完成六选四的过程中不再毫无头绪,而是有法可循。

【教学反思】

经过本课时的教学,我认为这样利用三个语篇层层深入,从整体理解到细节把握的教学对学生完成选句填空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在课后表示利用语篇模式分析、断点信息位置功能以及信号词三者结合来做六选四相较之前更有思路,思路也更加清晰。本课时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在于,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他们能够理解并消化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一步步地从整体到细节去理解,但是对于一些程度一般的学生而言,其中有些步骤存在思维上的跳跃,没有把为什么要选这个解释清楚?,比如在Passage II中,他们并不理解为什么67题这句话属于“Question”部分,并且是“Concluding Sentence”就要选择C选项。我想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初步阶段,要把每一道题的理解对学生解释清楚,或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能够自己理解到这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