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教学科研 正文
4-12-35-4 统编语文新教材实施经验
   来源:宜川中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统编语文新教材实践

语文教研组

 

一、我们的理解

框架与路径:学生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统编语文新教材单元

原本对于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的理解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四者融合,教学单元各有所侧重,比如古诗文偏重语言,论述类文本偏重思维,文学类文本偏重审美,单元活动偏重文化。

 

二、生情

线上教学情况限时诊断后的学生反馈,希望老师重讲文言文——文言知识点——文言考点。

期中考试后的学生反馈,感慨背诵没有背全,肚里没有墨水,写不出有新意有深度的作文,希望老师多讲答题技巧、多刷题,反复保证以后多看书。

潜台词是考什么我学什么,最好老师也只教这些;没有内功,只想依赖花拳绣腿;不想着规范和稳准,盲目追求新奇;以为全背就是背全,以为增加阅读量,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会自然提升。这些显然都与学科核心素养是背离的。

 

三、对核心素养与教学关系的重新定位

学习需要正心诚意,认知和心态决定了方向和动力。

才能学生把背诵当成低效的苦差事,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多重效应,文言背诵基于文本理解,要求背诵的篇目既是语感积累的重要素材,也是行文思路积累的重要素材,而行文思路的梳理又是对作文思路的重要参考,6分背诵——35分古诗文(阅读半壁江山)——75分作文(全卷半壁江山),背诵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提升文言语感和读写逻辑能力的副产品。

 

学生的一叶障目,让我们意识到核心素养的落实可以调整为以思维为定点突破,结合语言形式,在不同学习任务群中有侧重地完成或审美、或文化的素养培养。

高考语文的出口为综合性大学培养具有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人才,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和需求也相应提升,且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有跨学科效应,方法论上也具有稳定性,比如“对立统一、变化发展、普遍联系”地看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语言,就能实现不变与变化的结合,通过变化的文本和多元的阅读体验,不断训练特定的阅读思路和基本的写作思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建构。

 

四、我们的尝试

学习方法:强调“学什么、考什么”,而“学什么”强调预习阶段、课堂笔记和复习阶段的一条龙,这一条龙就是以“文体特征”为核心的阅读思路的反复敲打,以论述类文本为例,预习阶段就要求以图表方式自行梳理行文思路,课堂教学和笔记重点在于用“论述了什么观点,论述如何推进,为什么如此推进,和论证方法及论据的关系如何”,复习阶段则是本单元或跨单元各篇论述要素的异同点比较,“考什么”也针对“文体特征”,不考察题型的规范作答,只考察是否读懂文章,以及能否仔细审读题干,从而有侧重地分析文章,旨在让认真与文本和题干对话的学生多拿分数,喜欢堆砌套话的不得分数,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活动单元: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多体验、多合作、多探究,有些内容老师讲得再精彩,也是二手的,学生听得不起劲,记忆的内容也容易支离破碎,单元活动如果有合理的分工和过程监督,可以保证小组成员的互补互动,如果能找到纯活动单元和阅读单元之间、不同阅读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还能起到举一反三、拓展延伸的学习效果,比如本学期的活动单元“媒介时代的语文生活”,我们利用疫情期间学生多从线上获取热门新闻事件的信息,与高一上“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单元对接,从信息搜索、比较辨析中亲自获得新闻真伪辨析的方法和体验,再比如本学期的阅读单元“知识性读物”类实用性文本中的《说“木叶”》一课,和附录的古诗词诵读四篇,我们设计了模仿课文探究“古诗词中的舟船意象“

除了把同一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一并学习之外,也可以在不同学期、年段以单元活动或比较阅读等方式进行升格训练,这也为今后的三年统整提供了新思路

 

五、我们的愿景

学科知识的主动结构,学科能力的迁移运用,学科素养的跨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