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发展规划 正文
4-11-31-3 上海市宜川中学“双新”实施方案
   来源:宜川中学

   上海市宜川中学“双新”实施方案(初稿)

 

 

今年5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再度提上日程。近年来,上海市宜川中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开展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背景分析(师资分析、学生分析、新高考实施情况分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宜川中学始终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新课程要求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为此,学校提出了宜川教师的发展目标,即:“爱国敬业、品行高雅”的宜道之师、“勤学精研、善教乐学”的宜业之师、“回应变革、突破自我”的宜新之师。其中,“宜业”和“宜新”的教师发展目标直指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思路的及时更新,从而直面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挑战。自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学校多管齐下组织不同层面的教师研修。一是,全员培训和自我研修相结合。全学科全员参加市、区新课程新教材培训;集中学习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统一购买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和编写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等。二是,教研组研讨和教学汇报相结合。教研组就就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的要求组织讨论和研究。语文、历史、政治第一批采用新教材的学科先行先试,通过开设教学汇报课互助互学,求教方家,共谋发展。三是,名师垂范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学校数学特级教师李英和地理特级教师参与了新教材的编撰、审订工作,他们归来后及时将最新的课程、教材推进汇报,组织开展二级培训,让全体教师共享学习成果。课题研究方面,自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后,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几乎都将选题方向定位在“新高考改革”、“核心素养”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框架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学习,老师们都深切的领会到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教和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和目标,它与过去《教学大纲》有着很大的区别。

学生是新课程和新教材落地的实施主体,促进学生发展始终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学校始终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基于育人目标,学校提出了宜川学子发展的目标与要求,即:身心和谐与乐学善思的宜学之人、承继文化与开拓创新的宜时之人、融通世界与服务社会的宜群之人。近年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思维被充分尊重,学校五育并举,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体系化建设,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逐渐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7年以来,我校学生无论在综合素质评价还是学业水平考的表现逐年进步,在各级各类的平台中崭露头角,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初见成效。

此外,在新高考实施后,凸显出四大变化和成效:一是,学业水平考试科目“63”的选考制度,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二是,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三是,通过英语一年两考,减轻了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四是,文理分科考试的取消对提高学生基础素养,培养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好实现。

 

二、     指导思想

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凸显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

全面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与健康,加强美育工作,重视劳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实验目标(育人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素养评价、支持保障)

育人模式:秉承“生命之舟 宜航之川”的办学理念,实践“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理念。

课程体系:秉承“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建适宜的课程”课程理念,构建完善“6大领域、18个系列、54个课程群、n个研究课题”组成的课程体系,凸显了“完整丰富、多样选择、融通创生”的课程特征。

教学模式: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强调面向人人,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也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教学。

素养评价:一是研究新课标,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讨,明确本学科的育人目标、核心素养及学科质量检测基本要求。二是完善“网络诊断平台”,开展基于“学情+证据”的诊断性评价研究,不断完善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分析评估系统,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进行板块化分析,个性化诊断,同时对学生学科发展指数、学科间的均衡指数、学科兴趣指数进行分析,推进基于学情和证据的教与学的改进。三是探索学业综合评价,以平时成绩改革为抓手,确定要素: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成绩;选择观测点:课堂表现、作业表现、测验表现,逐步形成了各学科平时成绩管理方案,体现评价伴随学习过程,评价为了学习改进,对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关键学习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判断,给出学习改进意见。四是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初步架构学分制管理方案,积极探索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分管理与表现性评价试点,尝试制定表现性评价指标,包括基础学分与奖励学分,初步架构学分制管理方案。五是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四级评价体系,第一层级:人人必须经历的“八项体验”,第二层级:记录“大型活动优异表现”,第三层级:评选“个性发展奖”,第四层级:评选“综合发展奖”,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开发网络综合素养雷达图,逐步形成电子记录档案袋。

支持保障:保障经费投入,加强教育教学所需的场地场馆设施建设;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重点打造智慧校园(教室)建设;持续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力度实施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

 

四、实验项目

近年来,学校打造了国际商科、中华书院、“飞行创想”、“戏剧人生”四大实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创新和审美素养。

四大实验项目凸显育人目标的整体性:诸育并举;实施载体的多样性:课程、活动、环境、资源,多维推进;主体参与的全员性:课程、活动、展示,面向人人。

例如,围绕“中华书院”实验项目,学校分别进行了进行了四项研究:包括层递式确立课程目标、梯度化构建1+2+X课程内容、融通型推进课程实施、增值性落实课程评价。通过书院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德性成长。

又如,围绕“飞行创想”实验项目,学校分别进行了进行了四项研究:包括课程的梯度架构、问题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和课程框架、问题导向的创新实验室课程的实施流程、创新实验室平台如何进行资源的整合优化。通过科创教育,培养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创新素养的提升。

四大实验项目与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与目标相契合,多元化地拓展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内涵,融入学校的育人方式转型,多方位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五、课程建构      

宜川中学积极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改》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上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以上简称“双新”)实施,落实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结合“生命之舟,宜航之川”办学理念以及多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完整、丰富、个性、融通的高中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整个课程体系以培养“宜时之人、宜学之人、宜群之人”为目标,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设计,具有内在的逻辑自洽性,立德树人全面贯穿,三类课程有机链接,特征凸显。课程体系体现了完整性、丰富性、选择性、融通性,形成了“文化传承、科技前沿、生命健康、学科研究、国际视野、社会实践”六大特色课题群。整个课程体系开发的价值立场是写给学生的课程纲要开发思路基于非学科逻辑课程建构梯度化架构,根据UGC的生成机制进行资源建设,完整地诠释了“宜”之“应该”,“宜”之“适宜”,体现了“川之方式”。

    关于课程开发方面,宜川中学形成了包括科研项目、课题、论文的一系列成果,主要有:成为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二轮、第三轮)项目学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戏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于201911月顺利结题,鉴定成果为“良好”。

论文《审美素养视域下的学校戏剧课程架构》发表于《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年第6期),《飞行·创想创新实验室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发表于《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第4期),《基于戏剧教育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文章收录于《课程领导:学校持续发展的引擎》(2019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著书籍)。学校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也得到了重要媒体的关注,“文汇报”、“解放日报”、“上海教育”、“上海教研”微信公众号都报道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另外,学校也编印了40多本校本学本便于研究、学习。

六、教学突破      

基于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大课程类型,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三化”实施,即目标的弹性化设计、能力的序列化建构、内容的适切化再构。努力打造灵动课堂,聚焦“3即问题驱动、对话互动、探究活动,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聚焦“3化”即诊断精准化、反馈及时化、指导个别化,教学突破贯穿于课程-教学-评价整个环节中。

目前教学方面形成的主要成果为:《如何把单元目标分解为课时目标》收录于《课程领导:学校持续发展的引擎》(2019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著书籍)校本化学案10门学科完成了五轮修订,多名教师获全国、市、区教学奖。围绕落实核心素养,实施灵动课堂,持续开展了4次面向全市、全区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学校成为教材改革试点。语文教材试点校方面,开展了三个单元的试教工作,语文教研组长代表上海语文试点校到北京进行新教材教学情况的交流反馈,国家基础教育司领导和教材编制专家到校听课参与各级各类新教材使用研讨。学校多名教师参与新教材编写活动,其中李英老师参与市统编数学教材的编写,边慧英老师参与市统编地理教材和相关教学辅导用书的编写,周晨老师参与市统编劳技教材的编写。学校也开展了新教材试教和研讨,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信息等学科参与了市教研室组织的试教和研讨活动。

七、存在的问题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是落实新课标、实施新教材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校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型,推动学校内涵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2018116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指出“应注重学科内容选择、活动设计的有机联系”,强调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设计。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链环中,单元设计处于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目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存在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其功能定位、组成要素、实施环节与策略、有效评价等尚未开展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把单元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课时累加。一线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课时教学资源。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有时会将单元简单地理解为相关内容的课时相加,在教学中常常寻找与主题相关的、现成的课时教学设计,累加成单元教学设计。这样的设计并没有真正从中观视角对教材做结构化思考、对单元做整体性分析、对核心素养培养做系统性规划,使得单元目标不清晰或不完整、课时教学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明显,没能充分发挥单元教学地“整体大于局部累加”的效益。二是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偏差。单元的上位是课程,下位是课时。因此,单元教学目标一方面要分解、传递上位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也要统整下位的课时目标,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时,部分教师会把《基本要求》中的单元学习要求直接当作单元教学目标,导致重视容易测量的知识技能目标,如学科概念、软件使用技能等,忽视不易测量的表现性目标,如情感态度等。部分教师也会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时把课时教学目标直接累加为单元教学目标。三是对单元教学设计各要素间的联系关注度不够。在进行单元设计时,对学情、内容、目标和时间等要素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规划单元内容、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关注每个要素环节之间的前后对应、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合理规划单元、设计单元教学的关键,但部分教师对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不够重视。实际上,学情分析、教材教法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等要素之间要能相互呼应、相互促进。

因此,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指南、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探索、单元教学设计发展性评价量表等研究探索具有必要性和创新性。

 

八、进度表 

      

进度安排

阶段目标

实验任务

相关人员

预研究阶段

2020.6-2020.9

完成基础研究,做好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做好研究设计

政策、文件、理念学习

核心团队

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文献研究

胡沛康

已有研究基础总结提炼

李英、施海燕、林泓、夏志华

启动阶段

2020.9-2021.8

组建项目实验项目研究团队,形成实验项目运作与管理机制

组建实验项目研究团队,细化阶段任务与路径,任务分解到人

高洁、李英

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形成项目月例会制与定期专家论证制

施海燕、林泓

召开项目宣讲培训会,促进教师理解和认同

核心团队

实施阶段

2021.9-2022.8

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目标确立、策略建构、实施与评价

单元教学目标确立

核心团队、相关学科教师

 

单元教学的策略建构

单元教学的具体实施研究

单元教学的评价机制制订

总结推广阶段

2022.9-2023.6

形成项目研究报告与宜川中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案例集、发展性评价量表

研制单元教学设计不同学科、主题和课型的指南、案例集

施海燕、林泓、夏志华

撰写研究报告、汇总研究成果

李英、胡沛康

策划、组织召开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和成果推广会

高洁、李英

在本校和他校迁移应用和验证成果

高洁

 

九、保障机制       

建设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共同体:形成校长、教师、学生、专家等共同参与决策的机制。其中,学生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与项目,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在课程的海洋中获得成长、素养的提升。

形成新课程新教材研究的有效实施路径:文献学习+现状调研→问题梳理+明确目标→设计方案+组建团队→团队教研+行动研究→经验提炼+传播分享。

淬炼新课程新教材的教研(研修)机制:一是,观摩学习机制。学校除认真组织项目组成员和相关教师参加统一培训、展示活动外,还要主动参与市、区各级各类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展示等活动。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展研究的思路。二是,每月例会机制。学校组织相关成员每月1-2次例会,定主题、定地点,通过例会,大家碰撞思想、凝炼智慧,围绕一个个主题,扎实推进研究。三是,专家论证机制。学校定期聘请市教科院、市教研室,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开发与实施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估,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四是绩效奖励机制。学校将新课程新教材推进列为重点项目,并在学期结束时,根据实施成效给予绩效奖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并在研究中获得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