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思想教育深入、师生素质提升 学生德育 正文
1-4-10-4《〈指南录〉后序》中的爱国精神
   来源:宜川中学

学科德育课例:传统美德篇

《〈指南录〉后序》中的爱国精神  

上海市宜川中学  李淑红

一、背景资料: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四十七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出使北营到南返福州期间的诗作。以《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之句命意,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
   
《〈指南录〉后序》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篇广为传诵的名文。文中记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逃归永嘉这一段历经艰险的过程;并以充沛的感情,抒写了作者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因为国人的这种朴素深挚的情感而日益强大。但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们埋头于追逐经济效益,专注于眼前得失,有一部分人似乎忘记了“爱国”是什么,“爱国”变成了一个宏大但空泛的概念。体现在高中生身上,在理化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学生们陷入了各式各样的题海中,疲于应付各类的比赛,他们的精力基本倾注在“补课”与“应试”上,身外之事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爱国”更是有一种深深的隔膜,等到有一天学业有成,很多人却选择了远走他国,这是值得国人深思的现象。爱国教育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忽略的,它对人的影响是精神层面的,是终生性的。所以借助《〈指南录〉后序》的教学,学习文天祥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接受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作者在国难当头时刻挺身而出、忍辱负重、九死一生的爱国思想和崇高感情。
2
、学习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的交错使用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要点难点:
1、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再读本文,以便更具体更深切地领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一点有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了解时势是如何造就英雄的。

 

四、学习指导:诵读入境,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主要教学设计:

(一)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二)分析《〈指南录〉后序》写作特点。
   1.
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表现在:
 
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
 
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
 
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如第3段,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2.
语言生动而准确,散句、排偶句交错运用,线索清晰,感情奔放。

如第四段所用的十八个排比句,一气直下,不可遏止,造成强有力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特别是动词的使用。如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表示离开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杨州)”“趋(高邮)”;表示到达某地用“至(海陵)”,“来(三山)”;表示经由某处用“过(瓜州扬子桥)”,“道(海安、如皋)”,“历(吴门毗陵)”。此外,动词“奔”“变”“诡”“行”“宿”“出”“没”“穷饿”“呼号”“避”“渡”“入”“展转”都准确地表明了活动地点,也表达了作者心情急切、紧张和经历的坎坷。

(三)讨论文天祥的爱国表现。

1、国难当头,挺身而出

1234年(文天祥出生前两年)蒙古太宗(窝阔台)出兵攻宋以来,兵连祸结,无复宁岁。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强大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大片疆土,相继沦亡;众多文武官员,纷纷投降。
   
当时“北兵已迫修门”,投降气氛弥漫朝廷,文天祥的出使谈判,当然就无法“以口舌动”北军而为国“纾祸”了。但他考虑到“国事至北,予不得爱身”,便挺身而出,担当重任,去为国“纾祸”。这种精神,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这一举动,说明文天祥不愧为留芳千古的爱国志士。

2、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文章第二段,记述了文天祥与伯颜面对面斗争的情况。

文天祥正月二十日“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与伯颜进行谈判,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精神。文天祥这股浩然正气,颇具威慑力,直令“大酋为之辞屈而不敢怒,请酋相顾动色”。当晚,元营准备扣留文天祥时,他更“直前责虏酋”“失信”,“辞色甚厉,不复顾死”,竟使“译者再四失辞”,“大酋怒且愧”。
3
、九死一生,心犹指南

文章第四五段讲述作者北上南逃过程中艰险备尝、九死一生的情况。其“境界险恶”,确“非人世所堪”;其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尤为感人。
   
这段经历,确如文天祥自己所说:“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尽管经历如此险恶,文天祥仍不忘怀抗元大业,仍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到底,确实令人敬佩!仅从这一段北使元营、南逃永嘉的经历看,文天祥也不愧为留芳千古的爱国志士。

(四)那么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觉得自己身边(包括自己)的哪些行为是爱国的?自己可以如何在实际行动中爱国?

1)认真读书,也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理念文化,为将来报效祖国积蓄能量。

2)关心时事,积极理性看待国家存在的问题,不宣传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

2)尊重国旗,国徽。

3)为身边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而努力。
4)不要做并尽可能阻止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

5)遵守法律。……

爱国不一定要做很大的事情,而是要点点滴滴地去做

(五)全班齐读课文,深刻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六)教师小结:

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意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的英雄壮举与历史上一切爱国志士一样,他们的报国行为是非常感人的。他们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实在可歌可泣,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在朗读文天祥在南归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九死一生的境况时,他们感受到了文天祥所承受的精神上的莫大紧张折磨,以及在忍受的同时所体现出的感人至深的爱国之情。

 

七、教学反思

学科德育具有内容的丰富性、方法和手段的隐蔽性、过程的协同性、效果的综合性、实施条件的稳定性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但在学科德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挖掘本学科在德育上的积极因素,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本学科自身的特点,这是我在进行本学科德育教学的出发点。

首先是课堂教学内容本身需具有德育的价值,这是进行德育的载体,《〈指南录〉后序》是一篇典范的爱国主义教学的文章,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对作者爱国情感的体验上,通过品味词句,从文中的叙述、抒情、议论挖掘其爱国之情,特别是第四段的抒情议论的内容。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被文天祥的置九死而不顾,誓要南归救国的精神深深打动。

其次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依然会兼顾本节课作为语文课的学科特点,比如积累学习文言字词,比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指南录〉后序》写作特点。

第三,本节课最重要的是将语文的学科特点与德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本文的文本特点主要是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2.语言生动而准确,散句、排偶句交错运用,线索清晰,感情奔放。而这两个特点最终表现的情感是作者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的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正是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体现。如第四段所用的十八个排比句,一气直下,不可遏止,造成强有力的气势, 直接表现了作者矢志救国的心情急切、紧张和经历的坎坷。

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同学们通过对文章字词句段的品读,真切深刻地感受到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品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手段、进行语文阅读的有效途径,但最终收获的还有同学们在道德素养上的提升。

                                                  

                                                     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