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教学科研 正文
4-12-33-1优化方案 顶层设计
   来源:宜川中学

   上海市宜川中学创建于 1957 年,创办之初为一所随当时工人新村而建的初级中学,迄今已走过一甲子的办学历程。1978 年,成为普陀区重点中学。20 世纪 90 年代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探索,在上海乃至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1999 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等领导曾到校视察,2005 年学校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学校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锐意进取。学校先后获得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项目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试点校、智慧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5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始终秉持办面向大众的高品质教育的办学思路,为国育才,涌现出一批以刘翔、顾雪宋、王志文、佘雅静、吴力克、黄荣楠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

在“生命之舟,宜航之川”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坚定学校“办成品质卓越、文化高雅、特色鲜明的上海一流的现代化高中”的理想和目标,努力把宜川中学建设成为优美的现代学校、努力创建优质的现代高中教育、努力培养优秀的现代高中学生,以更优质的教育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实现“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庄严承诺。随着课程的推进,面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学校的课程意识日益明晰并不断加强,根据专家的建议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对学校课程进行了整体的科学规划,引领学校课程建设。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建设理念

学校课程建设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立德树人是核心。学校一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基础型课程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来落实,校本课程的建设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生发展是根本。树立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等理念,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和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资源整合是关键。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可发展性,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学校、社会和网络资源的同步建设与有机融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认知的工具和管理的手段,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课程建设目标

 在“生命之舟,宜航之川”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为实现培养“宜学之人、宜时之人、宜群之人”的育人目标,遵循“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原则,确定课程建设目标。

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汲取宜川传统的课程文化,对接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发展需求,接轨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建适宜的课程。

课程目标具体概括为“育人导向、完整丰富、贯通融合”。“育人导向”旨在体现国家要求与学校追求的统一,即立德树人全面贯穿,通过德育课程和课程德育,实现全面、全程、全员育人;基础课程全面落实,各学科规范、有序落实国家要求,同时又呼应、凸显学校培养目标;理念目标全面覆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与学校课程紧密相关,它落实、落细、落小在所有课程形态中。“完整丰富”旨在体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首先是完整性,德智体美诸育并举,三类课程齐头并进,诠释了“宜”字中“应该”的内涵,彰显了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其次是丰富性,课程领域系列丰富多样,分层分类充分选择,诠释了“宜”字中“适宜”的内涵,彰显了个性发展的育人要求。“贯通融合”旨在体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融通,三类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等课程要素上互动相联、贯通融合、有序创生,彰显了宜川课程综合育人的价值取向。

 二、课程结构与体系

(一)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

学校以“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元化、研究型课程自主化”为指导思想和实施方略,基于办学传统特色与育人目标,着眼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形成三类课程有机链接、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体系。

从办学理念出发,以“一个理念、三个维度、六个领域”的构建思想,建设富有宜川文化特征的课程体系。一个理念:即学校的办学理念“生命之舟、宜航之川”;三个维度:即学校的育人目标“宜学之人、宜时之人、宜群之人”;六大领域:即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六大课程领域“健康生活、学会学习、人文传承、科技创新、国际理解、社会担当”。

上海市宜川中学课程结构体系

由六大课程领域,我校构建了“18个系列、54个课程群、n个研究课题”组成的课程体系(见附表),凸显“完整性、丰富性、选择性、融通性”的课程体系特征。

(二)课程体系与育人目标的关系

学校从国家意志、时代使命和办学传统三个维度出发,从“宜”的“应该”、“适宜”、“美好”三个内涵着眼,确立了“宜学之人、宜时之人和宜群之人”的育人目标。

“川”为河流,形似跑道,喻为课程,育人目标必须通过课程得以落实与培养,为此,学校从学生“基本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三个视角,将育人目标细化、分解,创造性地系统化构建了宜川学子课程图谱,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智慧多元、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宜学之人,源于宜的“应该”之意,指向“健康生活、学会学习”为素养之核、人之根基;宜时之人,源于宜的“适宜”之意,指向“人文传承、科技创新”为能力之基、人之两翼;宜群之人,源于宜的“美好”之意,指向“国际理解、社会担当”为品格之源、人之境界。六大领域开发配套的课程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

1. 基础型课程是指国家规定的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科课程,是学生

在学校学习的主体内容。为此,学校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为校本研修主题,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彰显了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2. 拓展型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能够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追求。为此,学校鼓励教师基于基础型课程,自主研发拓展课程,包括限定型拓展和自主型拓展,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彰显了个性发展的育人要求。

3. 研究型课程是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深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发展需要,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有机整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以社团为载体,让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创作”等一系列自主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感悟与体验,养成创造性、开放性的思维,彰显了学校课程综合育人的价值取向。

三、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课程开发    

学校课程开发由校课程委员会指导,课程教学部主导,遵循科学性、校本化、统整性和开放性的原则,有序、规范、校本化开发与落实。

1. 校本学案注重凸显“导学功能”。根据高考改革要求,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为校本研修主题,以“学科单元教学指南”编制为抓手,持续优化、完善学案导学,从最初1.0版本的校本作业册起步,为了更好在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不断融入新的要素,目前已开发、升级为4.0版本。

2. 校本课程遵循“非学科逻辑”开发思路。当前高中教育走向个性化、特色化,校本课程定位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与补充,注定了其不同于国家学科课程的知识逻辑的开发思路。目前,初步形成了“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两种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凸显低结构、高融合、强实践的课程特征。

3. 校本课程开发倡导“阶梯式架构”。以“面向人人、兼顾特长”为导向,提供阶梯式、发展性的培养: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发现兴趣、面向兴趣学生的提高教育——培养雅趣,又有面向特长学生的特需教育——激发志趣,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在校本课程中得到发展与提高,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实施

1. 加强校本研究,促进三类课程规范有序实施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对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进行分类实施,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成长体验,有效提高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基础型课程实施强调突出规范性与适应性。在新高考背景下,以深化新课标的学习、研讨为引领,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为校本研修主题,以《学科单元教学指南》和《学案导学》研究、编制为抓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情,通过“目标的弹性化设计、能力的序列化构建和内容的适切化再构”,持续开展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实现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素养的达成,教学内容从零散化到结构化,学习方式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到兼有多元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深度学习、项目设计式学习等的转变,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扎实推进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3)拓展型课程实施强调突出选择性与融通性。拓展型课程在实施策略上,倡导“三融合”:多课程类型融合,注重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研究型课程的融合,开发形成低结构、短课时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基于兴趣和基础进行选择与创新;多学科领域融合,拓展课程注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项目或任务为驱动,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开发形成跨学科、主题式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基于问题和项目进行研讨与探究;多学习方式融合,拓展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体验、读书行路和实践创新,以项目化、问题化和体验式为主要学习方式,开发形成体验式、实践性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基于合作和自主进行学习与体验。

     4研究型课程实施强调突出时代性与综合性。注重研究性学习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倡导以长作业、课题指南和实践任务书为载体,将研究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进行有机链接,围绕“健康生活、学会学习、人文传承、科技创新、国际理解、社会担当”六大课程领域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和学会学习。

2. 探索灵动课堂,促进教与学方式逐步改善

承继学校“主体探究式教学”的传统,聚焦方式转型和策略细化,基于“三动”,打造“灵动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逐步改善。

1)问题驱动,即把握成为教学活动的纽带的“核心问题”、成为学生思维阶梯的“串列问题”和成为学习深化点的“生成问题”等三类“问题”,引领学生理解知识与主动思考。

2)对话互动,即关注指向感知、理解与质疑的生本对话”、指向交流、分享与碰撞的“生生对话”和指向沟通、探讨与启迪的“师生对话”等三类“对话”,引领学生内化知识与自主建构。

3)探究活动,即开展指向知识铺垫、兴趣激发的“课前探究”、指向深度学习、思维培养的“课中探究”、指向联系生活、能力提升的“课后探究”等三类“探究”,引领学生应用知识与问题解决。

3. 关注个性差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1)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管理的融合。基于信息化平台,进行校本课程教师的课程申报、课程审核、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在线管理;实现校本课程学生选课、过程管理与评价等的在线完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表和学业质量的个性化分析数据等。

2)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信息化平台,开发数字化资源,提高教学效益;进行课前预学检测,了解学习起点与差异;开展课上及时反馈,促进针对性教学;开发微视频、利用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等,促进个性化学习。

四、课程管理与评价

(一)课程管理

1. 加强“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

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科要求、学生发展基础和教学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并进行认真研究、妥善调整,以确保新高考理念与要求的有效落实。计划管理可以较好地避免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教学容量与教学时间”、“教学手段、方法与课程内容”的不协调,保障了新高考改革的有效推进。同时,学校着手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修订与完善《宜川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宜川中学考试命题管理条例》等,建立教学巡视制度,加强教学秩序管理;完善听评课和教案检查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实施质量调研与评估分析制度,加强学生学习质量监控。加大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力度,有效地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学业的稳步发展。

2. 优化与完善三类课程管理

学校对高考改革背景下三类课程分别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协办实施与管理,不断优化与完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程序,全面提升课程实施的品质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基础型课程实行教研组负责制。根据高考改革要求,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为校本研修主题,以“学科单元教学指南”编制为抓手,积极开发校本学案,录制微视频,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学案导学,推进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对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学校建立了课程申报、课程审批、选课操作、教学监控、教学评价等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如图)

学校规范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程序,明确了准入标准,即每学年有课程申报,申报的课程必须有规范、完整的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包括:课程概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学习建议等,并经课程委员会审核后才具备开设资格。修订和完善《上海市宜川中学研究型课程学习手册》和《上海市宜川中学拓展型课程学习手册》,拟制定学校统一的课题计划书,以统一的规范格式引导教师科学规范地制定课题计划,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同时加强考勤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加强过程中的巡视与监控;加强研究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成果的管理。

3. 依托信息化平台保障管理效益

升级、开发适应新高考模式和新课程体系的课程管理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基于信息化的课程管理平台,包括课程管理的工作流程:课程申报、课程审核、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在线管理,在线编排三类课程的实施计划;开发基于生涯测评的数据平台,为学生选课、生涯指导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学生选课、过程管理与评价均在线完成;建立学生学业质量跟踪机制,对学生学业质量个别化分析提供数据。

 

 

(二)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学校课程评价重过程、重多元、重发展,承认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和发展的差异性,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努力建立一套科学的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课程科学合理地发展。课程评价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等。

1. 建立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机制

1)课程评价要促进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有机结合,通过评价,促进校本课程质量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

2)校本课程学本应该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变化及时予以修订,鼓励教师在自评的基础上,诊断、发现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中的不足,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及时调整、完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学本不断改善和更新的机制。

3)各类校本课程学本的评价必须依据国家课标和学校的校本课程标准,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及使用情况等方面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建立科学、简便、有效的评价体系。

2.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1)从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的要求出发,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2)重视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态度和工作质量的评价,以切实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

3)要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鼓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与研究能力。

4)学校根据评价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的成长。

3.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综合评价体系

1)积极探索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要将观察、交流、测验、操作、作品展示、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便捷、有效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2)重视过程评价,要将评价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关注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学生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过程评价中的客观记录,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3)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应包括共性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学习成绩及相关记录、个性化学习及其相关记录、思想品德表现和社会实践经历的记录以及综合评语。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对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创造性的设计。